【熱點背景】
軍事、經濟是國家硬實力的體現,而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體現,也不可小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
【模擬題】
根據給定資料,以傳統文化為主題,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認識深刻;內容充實,結構完整;邏輯清晰,語言流暢。字數1000字左右。
【參考范文】
傳統文化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及深厚文化底蘊,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導,奮進新征程,用傳統文化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開創新未來。
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思想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自強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既基于自身國情、又借鑒各國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堅實的文化基礎和獨特的文化內核,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作出貢獻。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文化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五個特征都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比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民為貴”“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等,為我們這樣一個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文化啟示,這也正是契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由此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文化支撐。
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智慧方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鑒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思想智慧。例如,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注重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天行有常”“動必量力,舉必量技”等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的思想;推進法治建設,可注重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的“德法共治”“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等法治與德治有機結合的思想……這些方法能夠更好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從而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新時代的新的支撐力量,我們要看到其為現代化奠定思想根基,提供文化支撐,賦予智慧方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努力使其發揮滋養和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