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天津市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區黨委和區人民政府,各高等學校,有關單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我市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經市領導同意,現就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發揮高校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
(一)加強校園招聘市場建設。成立天津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大學生就業市場。各高校要進一步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切實加強校園招聘市場建設,建立完善就業資源開發機制,發揮全體師生和廣大校友的關系優勢、資源優勢、行業優勢,千方百計拓展崗位信息來源。各高?赏ㄟ^組團、聯盟等方式開拓就業崗位,推動校內校外就業資源共享。(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二)廣泛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各高校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教育部“校園招聘月”、“國聘行動”、“就業促進周”、“全國中小企業人才供需對接大會”、“全國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有關活動和天津市“津英就業”系列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要充分結合疫情防控要求,積極組織校企對接會、人才接洽會、企業宣講會等活動,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等進校招聘提供便利,不得設置限制條件,做好招聘對接服務。確;顒訄龃螖,在2022年3月到5月的招聘高峰期,每校每天至少舉辦1場招聘相關活動。(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三)促進網絡招聘市場建設。健全完善天津市大中專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和“津校招”公眾號,積極對接教育部“24365校園網絡招聘服務”平臺,推進就業信息聯通共享。各高校就業部門要組織畢業班輔導員和畢業生用好各類就業信息平臺,實現線上服務聯動。各高校要建設維護好用人單位需求庫、畢業生求職意向庫等,及時發布專業設置和生源信息,加強網絡招聘服務,鼓勵用人單位通過線上宣講、遠程面試、網上簽約開展校園招聘,促進線上線下招聘相結合,提高招聘成功率。(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四)促進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各高校要加大對國家和天津市創業政策落實力度,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高校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作用,面向在校大學生免費開放,開展專業孵化服務,指導創業團隊爭取各類創業優惠政策,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發展。完善建立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臺,匯集創新創業幫扶政策、產業激勵政策和天津市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資源,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做好政策發布、解讀等工作。各高校要建立校級雙創導師庫,定期開展政策宣講、講座培訓、交流沙龍、路演展示等活動,切實發揮創新創業帶動就業作用。(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
(五)支持引導靈活就業。各高校要深入挖掘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的就業機會,引導畢業生在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多個領域靈活就業。制定實施“愛津城·強技能·促就業”天津市大學生就業技能培訓專項活動方案,開展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技能培訓,鼓勵畢業生通過參加培訓提升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人社局)
二、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
(一)做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招聘工作。在2022年全市公務員公開招考工作中,職位計劃設置向應屆高校畢業生傾斜。鼓勵事業單位在2022年公開招聘工作中,拿出崗位專項招聘應屆畢業生。相關區政府研究確定的邊遠鄉鎮基層事業單位招聘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須同時具有學位)應屆畢業生的崗位,邊遠鄉鎮所屬教育、醫療衛生、涉農類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招聘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須同時具有學位)應屆畢業生的崗位可根據實際需要,采取面試、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可以根據應聘人員報名、專業分布等情況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劃定成績合格線;可以根據以往招聘報名情況及人事管理實際,經本區人社局批準,市人社局備案后,面向本市或本區戶籍(或生源)人員招聘。邊遠鄉鎮事業單位采用上述方式招聘的,應與受聘人員在聘用合同中明確3-5年最低服務期限及違約責任。(責任部門: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各區委區政府)
(二)完善基層就業支持政策。2022年繼續面向高校畢業生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基層法律援助崗和公安輔警。積極向人社部申請擴大本市“三支一扶”崗位招募規模。擴大“西部計劃”崗位招募人數,2022年相關崗位重點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招募。2022年重點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招聘公安輔警。進一步完善并落實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置相應補貼和激勵政策。持續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增強科研助理崗位吸引力。(責任部門:市委組織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團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招生考試院、各區委區政府)
(三)做好國有企業招聘工作。辦好“國聘行動”第三季,發揮國有企業穩就業示范作用,組織市管委管企業大力挖掘應屆畢業生招聘就業崗位,全力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并適當向本市高校畢業生傾斜。(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國資委、各區委區政府)
(四)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各高校充分認清動員畢業生參軍入伍是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2022年全市90%征兵指標用于征集高校畢業生。要根據高校畢業班人數,精準預分征集任務,壓緊壓實高校征兵政治責任,確保高校畢業生征集比例不低于預分任務的50%。要加強征兵宣傳發動和教育引導,切實講清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定向招考退役大學生、普通高職免試專升本、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以及義務兵每年發放家庭優待金和退役一次性補助金等各項征兵優待政策。要暢通高校畢業生入伍渠道,做到合格畢業生未全部批準入伍前不得批準在校生入伍。(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征兵辦)
(五)促進升學與就業有序銜接。教育部門指導各高校統籌安排好各類升學考試時間,碩士研究生招錄工作在2022年5月底前完成,普通專升本和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在2022年6月底前完成。堅持復合型、興趣型人才培養定位,做好第二學士學位招生工作,高校教務、招生等部門要加強工作協同,扎實開展招生宣傳、考試錄取等工作,并納入高校整體工作進行統籌部署。(責任部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招生考試院)
